競賽規則
(一)參賽對象
1.競賽面向玻璃鋼/復合材料相關的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,每個參賽單位不得超過3支代表隊。
2.每個代表隊參賽者不得超過5名,每名參賽者只允許參加一個代表隊。
(二)參賽作品要求
作品包括模型和海報。
1.模型要求
由主辦方給出指定的幾種規格拉擠型材,參賽選手經過結構計算、各型材間連接工藝的設計,制作出復合材料桁架結構模型,使其在滿足規定的撓度變形的同時,以最輕的結構滿足最大設計荷載。
圖1模型尺寸及加載方式示意圖
(1)參賽作品必須為空間結構復合材料桁架。
(2)提供材料規格如下:
型材 | mm
| mm
| mm
| mm
|
A×B×T | 32×32×5 | 38×15×4 | 16×16×2.5 | A | B |
40×40×3.5 | 40×30×4 | 25×25×2.5 | 16 | 13 |
| 10×8×4 | 40×40×3 | 25 | 21 |
|
| 45×20×2.5 | 25 | 20 |
|
|
| 36 | 30 |
(3)如圖1所示,虛框內為參賽選手制作的復合材料桁架結構模型,截面形式不限,連接材料及方式不限。
(4)桁架有效跨度為1500mm,但總長度須滿足測試要求;截面最大寬度和高度都不得超過250mm,若超出尺寸視為無效作品。其判定方法:采用方形金屬邊框,內尺寸250×250mm,公差在0~+0.1mm。檢驗過程中,若桁架能夠順利穿過邊框視為截面尺寸滿足要求,反之,視為超出尺寸。
2、模型加載規則
(1)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在桁架有效跨度的中間位置進行加載,如圖1所示,試驗機加載極限載荷為200kN。
(2)試驗加載行程0~10mm,成績取最大有效載荷F。
3、海報制作要求
參賽作品必須對應一張X展架海報,尺寸為(寬)60cm×(高)160cm,海報內容包含作品結構設計、材料選擇、制作過程(關鍵過程配現場照片)以及其它創新性和特色性說明。
評比辦法
(一)參賽作品評比規則
比賽成績計算方法如下:

為模型在規定撓度變形內承受最大載荷值;
為模型自身重量;
最終根據計算P值由大到小依次排名。
(二)海報評比規則
構思獨特,新穎巧妙,富有創新點;思路清晰,言簡意賅,過程完整;版面設計合理,色彩搭配協調,圖文并茂,視覺效果好。由學會邀請會議嘉賓及行業專家為海報進行投票,按得票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排名。
獎項設置
模型作品 | 海報設計 |
獎項 | 名額 | 獎金 | 獎項 | 名額 | 獎金 |
一等獎 | 1 | 30000元 | 一等獎 | 1 | 1000元 |
二等獎 | 2 | 10000元 | 二等獎 | 2 | 500元 |
三等獎 | 5 | 5000元 | 三等獎 | 5 | 300元 |
頒獎儀式將在會議期間舉行,獲獎作品將在會場展示。活動結束后,獲獎名單將在復合材料傳媒網站(www.uhlayo.live)及微信公眾號平臺、《玻璃鋼/復合材料》期刊上公布。